邢某手写的八页感谢信
邢某一家人与医生、副院长邵军晖合影
5月23日,市妇幼保健院的医生收到一封长达8页的手写感谢信,信中没有一个修改的地方,字字饱含深情,诉说着一名产妇与市妇幼保健院医护团队之间的故事。
难以受孕的她自然受孕,却得到难免流产的消息
感谢信出自37岁的邢女士之手。在2010年时,邢女士被诊断出甲亢,导致卵巢功能早衰,难以自然受孕,几年期间她跑了多地检查做手术,仍是希望渺茫。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16年邢女士自然受孕生下一个女孩。2017年10月,邢女士又自然受孕,这对于他们一家来说,是天大的喜事。
可就在邢女士一家期盼着孩子到来的时候,3月24日,邢女士发现内裤上有红色分泌物,急忙来到我市某妇科医院检查,发现她的宫口已开2cm,胎儿的羊膜囊突出于宫颈口外,考虑难免流产(即终究会流产),无法保胎,急转市妇幼保健院。“我当时才孕26+3周,等于才怀孕6个月,此时流出来的胎儿根本就带不活。如果这次保胎失败,自己已是高龄,作为甲亢患者,下一次可能就怀不上孕,二胎的愿望也就不可能实现了,这将会成为自己心中一辈子的痛。”邢女士说。
医生团队竭尽全力保胎、做手术
晚上18时,市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对邢女士检查后发现,其宫颈机能不全,宫口已开3cm,胎儿随时都可能破水而出,但胎龄过少,其存活率极低。医生立即对其进行保胎,同时和家属沟通,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一是考虑通过“紧急的宫颈环扎术”把已经开了的宫口扎起来,但手术期间可能因为各种意外导致破水或手术后发生感染破水;另一种就是维持现状,做预防治疗,但保胎随时可能失败,孩子随时有可能保不住。邢女士与家人商量后认为第一种方案终归还有一线希望,决定放手一搏做“紧急的宫颈环扎术”。
经过一系列术前检查及准备后,3月26日上午,该院副院长邵军晖及产一科主任胡春芳、医生胡小红对邢女士进行手术。术中,邢女士麻醉后出现频繁呕吐情况,呕吐过程中在阴道口都可见羊膜囊鼓出,宫口开到6cm。照这样呕吐下去,邢女士羊水一破,连手术机会都没有。
一方面手术室医生齐声劝导孕妇,嘱其心情放松,屏住呼吸,尽量控制不要呕吐,一方面麻醉师给予相关的止吐药物,并改变患者的体位,由平卧位换成头低臀高位。主刀医生以最快的速度用穆斯林线紧急缝扎宫颈一圈,并用再次环扎宫颈一圈,形成了宫颈的正常形态,羊膜囊回到了正常位置。手术取得成功,难免流产的邢女士可以继续保胎了。此刻,孕妇及医生共同的心愿就是,邢女士能保胎时间长一点使胎龄延长,胎儿大一点,存活的可能性就更大。
手术后,多位医生和护士常常来到邢女士病房关心她鼓励她,“我们把她要注意的检查事项写在值班的黑板上,这样每名护士都能随时看到,同时我们加强对她的心理护理,让家属也多关心她鼓励她。”产一科护士长钟小红说。
剖宫产生下3斤男婴,8页手写感谢信诉真情
手术3周后,4月15日,邢女士阴道流血,医生立即对她进行剖宫产,手术顺利,邢女士产下一名3斤2两的男宝宝,孩子一切生命指标正常健康。邢女士在手术5天后出院,婴儿在新生儿科观察治疗一个多月后出院。
时隔多日,邢女士坐在家中仍然难以平复激动的心情,提笔写下了这封长达8页、近3000字的感谢信。5月23日,邢女士委托爱人来到市妇幼保健院,将三面锦旗和手写感谢信送到医生和护士手上,以此感谢医生和护士对他们的帮助和关爱。“市妇幼保健院医护团队的专业医术和高尚医德感动了我,他们竭尽所能为我们病人着想,我很幸运碰到这么好的团队,我真诚地感谢他们!”邢女士哽咽着说。
邢女士在信中写到:“都说医生这个职业有多风光多好,可是不是亲身经历又有谁知道这个神圣使命的背后有多少辛苦多少付出呢……”有人说,爱与责任是改变世界最直接、最伟大的力量。医生与患者都有共同的目标,就是战胜病魔、拥抱健康。只有用责任呵护生命,彼此都能将爱分享给对方,才能温暖医患关系,共同面对疾病。(新余发布 谭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