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是每位女性生命中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孕妇和胎儿的安危。其中,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对母婴健康有很大影响,因此,孕期进行糖尿病筛查非常重要。 妊娠糖尿病的风险因素 1 孕期糖尿病筛查的意义 孕期糖尿病筛查主要是为了评估孕妇的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并控制妊娠期糖尿病。这一筛查不仅关乎孕妇的身体健康,更与胎儿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 2 妊娠期糖尿病产生的影响 对孕妇:孕妇若存在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面临多种并发症,如孕期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等,还可能增加产后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糖尿病筛查有助于医生根据孕妇的血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孕妇的身体健康。 对胎儿:孕妇若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导致胎儿过度生长,形成巨大儿,增加难产、产伤、产后出血的风险。此外,还可能引起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缺氧、流产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新生儿低血糖等问题。即便胎儿出生时健康,但若孕妇在孕期患有糖尿病,孩子未来患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也可能高于一般人群。 3 孕期糖尿病筛查方法 孕期糖尿病筛查通常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孕妇需要在空腹状态下,服用75g的葡萄糖水,测量空腹血糖、1小时及2小时后的血糖变化。 4 做糖尿病筛查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做检查前 ①检查前三天正常饮食、正常运动,即每日碳水化合物不少于150g。 抽血前 ①糖水要一口一口慢慢喝,五分钟内喝完,检查期间静坐、禁烟。 抽血后 孕妈妈可以自备一些食物,三次抽血结束后即可进食。 5 如何诊断妊娠期糖尿病? 具体的诊断标准包括: 空腹血糖≥5.1mmol/L; 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 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 只要其中任何一项达到或超过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6 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措施与自我管理 为了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孕妇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控制饮食:保持营养均衡,清淡饮食,少食多餐,控制甜食和水果的摄入量。 控制体重:孕前体重正常的孕妇,整个孕期体重增加的适宜值为12.5公斤左右。 适当运动:每天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低强度活动,如散步、快走、孕妇体操等。 按时产检:尤其是24-28周的糖耐检查,这是筛查妊娠期糖尿病的关键时期。
②检查前一晚22:00后禁食禁水,检查当天9:00前完成第一次抽血。
③糖尿病筛查是需要空腹抽血的,应尽量提早挂号,避免排队时间过长。同时最好有人陪同,以免检查过程中发生低血糖。
②从第一口喝糖水设置闹钟,1小时后抽第二次血,2小时后抽第三次血。
③检查过程中不可以喝水进食。

对于筛查结果异常的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下,合理调整饮食、适当运动、密切监测血糖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治疗,将风险降到最低,确保母婴安全,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